全球流量Top50的“AI网站”榜单出炉 C端用户都愿意用AI干什么?

站长云网 2023-10-09 互联网 AI编辑

AI这一波热潮,我们接触到更多的其实是面向B端的应用,例如废料处理、例如医疗、甚至养殖产业,都有创业者做效率的提升。而面向C端的应用落地,却始终局限在几个方向上。而最近,美国知名科技风投公司a16z对目前市场上流量最高的50款面向C端用户开放的AI产品进行了排名,参考这份排名,本文刚好就上述角度做一次观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都面向C端开放,其中一些产品的主要使用人群,依然可能是企业里面的设计师、营销人员、个人开发者,这样具有职业身份的个人。


a16z对面向C端开放的AI产品流量Top50的排名|注1:排名数据主要参考的是SimilarWeb截至2023年6月的网站流量数据,对于有移动端App的产品a16z也估算(方法为MAU乘以每个用户平均月访问次数)了流量数据与网站数据一并进行了统计。

注2:榜单中不包括无网页端的产品,也不统计Discord服务器等第三方平台的流量。

这部分会有一些简单结论:

一、ChatGPT一款产品占掉了Top5060%的流量;

二、AI赛道,即便是最头部的ChatGPT,和“古典互联网”的头部产品,流量也没得比;

三、抛开ChatGPT和它的模仿者之外,流量增速最快的是AI伴侣和AI内容工具(这也是出海创业者们最常做的2个赛道)。

如果读者愿意看更多细节的数据,可以继续阅读,或者也可以直接跳转我们的产品介绍章节。


Top50中各款产品的流量|图片来源:a16z

总体来看,虽然名列Top50的榜单,但是排名第一的ChatGPT占据了60%的流量,然后流量断崖式下跌,排名第二的character.ai的流量只有ChatGPT的21%,其他产品流量就更少了。

但其实整体上,Top50的流量并不算低,排名第25的Lexica,8月的访问量为560W,而排名第50的DeepSwap,8月访问量为696.4W,反超了第25名。


ChatGPT与其他主流产品流量对比|图片来源:a16z

将Top50中流量最高的ChatGPT与目前其他主流产品进行比较,ChatGPT大概与Reddit、LinkedIn和Twitch在一个水平线上,远远低于WhatsApp、YouTube、Facebook等产品。可以发现,AI赛道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头部产品与互联网主流产品还有一定差距。



AI产品的流量占比数据及除AI助手工具外其他类别的增长情况|图片来源:a16z

回到AI赛道本身,从类别上来看,类ChatGPT的AI助手类别的流量占比高达68.7%(包括ChatGPT)。除了ChatGPT之外,代表产品还包括Google的Bard和Quora的Poe,在榜单中都是Top5的位置。

但剔除AI助手类别,近一年来,AI生成工具和AI伴侣的用户访问量增长很快,算是潜力品类。


Top50消费级AI产品按功能分类占比图,注:榜单排名第32的runway兼具AI图片和AI视频相关功能,但由于其主推的模型是Gen-2为视频模型且针对AI视频生成功能推出了App,所以在这里将其归类到视频工具,对于图片生成和编辑相关功能,将在第四部分介绍。

因为a16z的品类划分,还是比较粗颗粒度的,为了观察得更清楚,笔者按照产品的功能,对Top50产品进行了划分。

我们发现,按功能来看,针对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的AI工具是占比最高的产品。而细分下来,AI生图或修图工具的占比最高,一共有13款产品,是开发者们相对钟爱、目前看来也是C端用户愿意尝试的产品类型。

类别一、AI聊天,“伴侣属性”产品更适合移动端发展

AI助手和伴侣其实,大多时候都是聊天机器人,在Top50中,有9款这样的产品。


头部产品,比如排名前三的ChatGPT、character.ai和Google的Bard都只使用自建的大模型,而其他的几款产品无论是否有自建模型,也都兼容了市面上的主流语言模型,比如GPT、Claude等。而且多数产品也兼容现有的文生图模型,向多模态AI产品演变。也有一些产品如YOU、Perplexity、GPTGO.ai看上了搜索引擎的生意,还拿到了融资,详细的可参阅我们之前的文章《资本愿意给钱,现在,人人都想做一个搜索引擎》。但整体上来说,大家大差不差。



character.ai的主界面截图和笔者与扮演马斯克的AI的测试结果|图片来源:character.ai

唯一值得一说的是character.ai,因为有RPG的成分在,也算是有AI伴侣的属性,所以在移动端的DAU是Top50产品里面最高的,远高于ChatGPT。根据点点数据,character.ai目前全球双端DAU有361W。


各款产品网站端和App端流量对比|图片来源:a16z

其实,在我们平常与开发者接触的过程中会发现,AI伴侣也是大家认为目前最可做的模式之一。

类别二、AI文字创作,用AI写小说画漫画,日本用户热情高涨


AI文字创作只有以上4款产品,按功能和使用场景分为两类,QuillBot和Smodin是辅助写作工具,使用场景偏专业和学术,主要的受众是学生、教师等。而AI-Novel和NovelAI主要是文章生成工具,从名字上也能看出来,使用场景是偏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创作。虽然两个类别功能有所重叠,但是整体产品是非常不同的。


QuillBot功能一览|图片来源:QuillBot

两款AI辅助写作产品功能相似,这里就以排名更高的QuillBot为例。主要的功能有语法检查、论文查重、辅助写作、AI自动总结、摘要生成、AI翻译等功能,大多会应用在学术场景中,与我们熟悉的Grammarly的功能差不多。主要针对的是学生论文和企业报告等专业文章。

而针对文学场景的应用,AI-novel和NovelAI不仅名字比较相似,功能上主打的是AI自动写作,两个产品都附带文生图功能,让用户可以随时依据剧情生成插图,或将已经写完的故事绘制成漫画。

使用上,用户给个开头,做好基本设定,AI开始生成文字,如果用户希望控制剧情的走向,可以在某些节点,自己撰写部分文字,引导AI继续沿着某个方向继续创作。


AI-Novel网站截图|图片来源:AI-Novel


NovelAI风格选择功能介绍图|图片来源:NovelAI

两款AI小说创作产品的区别在于,一个典型的二次元风格,一个则偏向于欧美文学,另外在NovelAI的订阅权益当中,用户可以选择让AI模仿不同风格的作家进行写作,也可以通过选项控制文本的剧情走线与主题,而AI-Novel则没有这个功能。但模仿不同风格的写作,在现在来看,风险还是相当大的,前几天《权力的游戏》的作者刚把ChatGPT告了。

结果来看,AI-Novel的访问量更高一些,排名上要高很多。但其实,排名相差很远,一个16、一个49,实际上两个网站的8月访问量,一个660万、一个470万,相差并没有那么大。

而且很有意思的一点,AI-Novel来自日本的流量有80%+,NovelAI的第一大流量来源也是日本,在AI、网文、漫画这一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虽然是中国和韩国的企业强势一些,但在AI时代,日本用户的热情很是高涨。


Novel界面截图,流量统计|图片来源:NovelAI、SimilarWeb

另外,网文是出海的热门赛道,加之整个内容的IP链条,能做的环节正在变多,例如网文、广播剧、短剧等等,而拥有海量IP、和文学作品的出海厂商,也在探索AI辅助创作的道路。

类别三、AI音视频:相比生成功能,编辑工具更受欢迎


AI音频视频产品,注:红框为AI音频产品,黄框为AI视频产品

在Top50产品中,AI音频产品一共有3款,Speechify和ElevenLabs是AI朗读工具,用户上传文字材料,会有拟真的AI人声进行朗读,可以选择各种风格的声音,也支持多种语言。在功能上两款产品比较相似,但是Speechify在移动端App上做得更好,近30天全球双端平均DAU有2.4W,而ElevenLabs则没有官方App上架(有一款同名App,经观察只是调用ElevenLabsAPI的套壳应用)。

而效果上,我们试用了Speechify,语音的呈现效果相较之前已经大幅提升,英语效果会更好一些。


VocalRemover界面截图|图片来源:VocalRemover

而VocalRemover的使用范围更小一些,主要是在音乐方面。用途如App的名字,可以将音乐中的人声与音乐分离,来生成伴奏,此外还有更高阶的人声、鼓声、乐器声分离的功能。此外,它也具有普通音乐编辑器的功能,包括合并音轨、剪辑、变调等,是Top50榜单中唯一一款AI音乐产品。


AI视频工具功能总结

AI视频工具视频一共有6款,总体看下来,视频生成与视频编辑是两大主要功能,不同产品主要的差异点在生成内容的风格和使用场景上。


runway的视频编辑功能|runway


Kaiber视频转换功能|图片来源:Kaiber画廊

Kaiber和runway是偏向艺术场景的,主推的功能是AI生成视频功能。整体的用户界面相差不大,但是Kaiber的选项会更多些,能够更精准地生成用户需要的视频。画风上,根据其他用户的作品来看Kaiber会更偏动画风一些,runway更写实。此外,runway有一些背景抠除、画质修复等视频编辑的功能,而Kaiber则更强调由写实画风转化为动画的功能。

此外,runway还在移动端推出了RunwayML,可以使用与网页端相似的视频生成功能,但不能使用视频编辑功能,近30天全球双端平均DAU有3.5W。

剩下的4款产品都是比较明确有商业场景的,除了VEED.io以外,都兼有视频生成和视频编辑两种功能,但是每款产品的主推功能和使用场景却不太一样。

4款产品中主推视频生成功能的有两款,分别为Fliki和D-ID。


D-ID生成的虚拟演讲者|图片来源:D-ID

D-ID的主要功能是AI数字人生成,用户只需要上传一张照片就可以生成可以演讲的AI数字人,普通用户仅可以生成数字人的演讲视频,但是企业用户可以调用D-ID的API实现数字人直播。AI数字人在国内已经比较成熟了,小冰科技、美图等很多公司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也已经应用在了直播带货等领域,但目前来看还更多是作为真人的替补出场。


Fliki的视频生成功能(翻译后)|图片来源:Fliki

而Fliki,看起来是更熟悉的基于文本的AI视频生成工具,用户不仅可以输入文本,还可以将社交媒体内容或PPT转化为视频。主要服务的是企业和创作者,用于社交媒体营销、企业介绍、产品演示视频、培训视频等偏商业化的场景。


VEED.io视频编辑界面|图片来源:VEED.io

而KAPWING和VEED.io两款产品,其实更像传统的视频编辑器,AI只是参与了智能剪辑、翻译、加字幕、脚本生成、背景扣除等部分功能。仅有KAPWING有视频生成功能,而且使用范围以生成摘要短片为主,VEED.io则没有观察到AI视频生成功能,是一款更纯粹的编辑工具。

在流量方面,VEED.io的流量最高8月的访问量达到1500W,其余三款产品的访问量只有VEED.io的1/3或更少。可以看到,虽然runway这样的产品“名声在外”,但商业化的AI视频方向,辅助剪辑等比较接地气的功能,用户需求更高。

类别四、AI图片:图片与AI依然最具“化学反应”,中国开发者拿下“入场券”


面向图片的AI产品,注:红框为图片生成产品,黄框为AI图片处理产品,蓝框为两种功能都有,注:这部分会介绍runway的AI图片相关功能,所以也在图中标注出来了

Top50中专门针对图片的产品有14款,是所有产品类别里占比最高的,AI图片方向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同时,这么多产品进入榜单,也说明,需求确实存在。

我们在对AI图片产品进行观察时,将他们分为了图片生成和图片处理大类。在所有的产品中,只有图片生成功能的产品有9款,两种功能都有的产品有4款,有修图功能而没有生图功能的产品只有PhotoRoom1款(但严格来算,PhotoRoom也有自己的AIGC功能,只是更偏向商业用途,例如根据文字描述生成背景)。



PhotoRoom功能列表和背景变换功能演示|图片来源:PhotoRoom

而进入Top50的AI修图网站,与移动端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虽然都面向大众开放,但更偏向于商用。以排名最高的PhotoRoom为例,基本上就将目标锁定在了小B商家,当笔者上传一张随手拍图,PhotoRoom去除背景之后,出现的是满屏的模板样图,适合不同品类的(例如鞋还是衣服、电子产品还是生活用品)、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不同场合的等等,网页端的功能要更齐全一些。

另外,很有意思的一点是,PhotoRoom虽然在榜单里排名第6,已经非常靠前了,但根据a16z的数据它主要的流量入口是移动端,占比超过了80%。这表明,虽然偏商业场景,大家以为这类工作会在网页端进行,但数据表明,小B商家们或者创作者们,用手机拍图、然后直接用手机修图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了。如果读者希望详细了解PhotoRoom请参考白鲸出海的文章《AIGC风潮下修图App出路在哪?PhotoRoom示范如何月流水大涨破千万》。


ZMO.AI功能列表|图片来源:ZMO.AI

兼具AI修图和生图两种功能的4款App,在目标与用户上,也是B端和C端都有覆盖。这四款App中有两款产品来自中国,排名第17的cutout.pro总部位于中国香港,根据Linkedin上的信息,开发者名为LibAI,他们还开发了另外一款AI图片产品promeAI。而排第40名的ZMO.AI是杭州的一家公司,据目前的信息来看,Top50的产品中,只有这两款产品来自中国开发者。


兼具AI修图与生图两种功能的产品:PIXLR、cutout.pro、runway功能总结


图像生成产品8月流量总结|数据来源:SimilarWeb

而对于产品数量最多的图片生成App来说,功能的差异较小,差异点在各种生图模型的专精与风格。目前Midjourney仍然是流量最高的产品,但是对比a16z榜单和SimilarWeb的数据,各个产品流量差距正在减少。


Midjourney流量趋势|图片来源:SimilarWeb

从趋势上看,Midjourney的流量数据下降明显,半年之内网站的访问量下降了一半,而这些流量似乎流向了一些更细分的生图产品。比如专注于生成游戏插画的Leonardo,目前的流量已经达到了Midjourney流量的75%。


漫画风示例图片(左)和奇幻风示例图片(右)|图片来源:Playground

而从几款中腰部产品来看,这些产品生成图片的风格以奇幻风和漫画风格为主,由于这些产品最大的用户群体都来自美国,这应该是美国用户比较喜欢的画风,但是也有一些产品通过特别的画风或功能来切入市场的。



PIXAI界面(上),2023年6月-8月流量分布数据(下)|图片来源:SimilarWeb

比如榜单排名第47的PIXAI,就是一款以二次元风格为主的平台,8月访问量数据有847万,稳居第二梯队,而且日本市场访问量增长非常明显。


DeepSwap流量趋势|图片来源:SimilarWeb

此外,榜单排名第50的DeepSwap是唯一上榜的AI换脸产品,在图文生图的主流模式中,算是比较特别的产品类型。而且近期流量增长非常明显。虽然AI换脸在法律和隐私层面都有一定的争议,但在用户中,需求一直存在。


DeepSwap界面|图片来源:DeepSwap

这款产品除了AI换脸功能,还有简单的图片生成(偏性感的女性图片)和图片编辑的功能,除了图片生成是免费的,其他的功能都需要付费价格是每月$19.99或$99.99一年(初次付费半价),整体价格是比较高的。

其实盘点下来可以发现,整个生成式AI赛道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除了ChatGPT的地位很难撼动之外,其他各款产品的差距都不是很大。对于非头部产品来说,越专精一个领域越容易切入市场、站稳脚跟。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具有实用性功能,例如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作品”吸引力的产品,占比很高,功能“玄幻”但实用场景较少的产品,流量有走低的趋势。而AI图片赛道,貌似是唯一一个中国开发者掌握了“入场券”的赛道。未来还有没有新的玩家入局,又会用怎样的方式在什么领域切入市场呢?我们会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站长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