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灭绝事件如何为牡蛎和蛤蜊的生存提供了条件?
地球历史上最大的危机之一以贝类的重大转变为标志,腕足动物(lampshells)被牡蛎和蛤等双壳类物种广泛取代。这是二叠纪末毁灭性大灭绝的结果,这场大灭绝有效地重置了大约2.5亿年前的生命进化。
英国布里斯托尔和中国武汉的古生物学家进行的研究为海洋生态系统从古代向现代转变时的这一关键转变提供了新的线索。
陆地和海洋生物丰富,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在现代海洋中,海底以双壳类、腹足类、珊瑚、甲壳类和鱼类等动物为主。但这些生态系统都可以追溯到三叠纪,当时生命从濒临复苏。在那场危机中,只有二十分之一的物种幸存下来,关于新生态系统是如何构建的以及为什么有些群体能够幸存下来而另一些群体却未能幸存的争论一直存在。
在灭绝之前,腕足动物占主导地位的带壳动物,然而,双壳类在灭绝之后蓬勃发展,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双壳类动物取代了腕足类动物,”该项目的领导者、武汉和布里斯托尔大学的郭震解释道。“古生物学家过去常说,双壳类动物是更好的竞争者,因此在这场危机时期以某种方式击败了腕足动物。毫无疑问,腕足类动物在灭绝之前是主要的有壳动物类群,之后双壳类动物接替了它。”
合作者乔·弗兰纳里·萨瑟兰(JoeFlannery-Sutherland)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腕足动物和双壳类动物的悠久历史,特别是在二叠纪-三叠纪交接时期,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决定使用一种称为贝叶斯分析的计算方法来计算起源、灭绝和化石保存率,并测试腕足动物和双壳类动物是否相互作用。例如,双壳类动物的兴起是否导致了腕足类动物的衰落?”
布里斯托尔地球科学学院的迈克尔·本顿教授说:“我们发现,事实上,在整个危机时期,这两个群体在多元化动态方面都表现出相似的趋势。这意味着它们并没有真正相互竞争或互相掠夺,但更有可能的是,两者都对类似的外部驱动因素做出了反应,例如海水温度和短暂的危机。但双壳类最终占了上风,腕足类动物退回到更深的水域,它们仍然在那里出现,但数量减少了。”
武汉教授陈忠强评论道:“很高兴看到现代计算方法如何解决这样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我们一直认为二叠纪末期的大规模灭绝标志着腕足动物的终结,事实就是如此。但腕足类和双壳类似乎都受到了危机的重创,并在三叠纪都恢复了,但双壳类可以更好地适应高海洋温度。所以,这给了它们优势,侏罗纪之后,它们的数量猛增,而腕足动物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郭震说:“在研究期间,我必须检查和整理超过33万块腕足类和双壳类化石的记录,然后在布里斯托尔超级计算机上进行贝叶斯分析,这花了几周的时间。不过,我喜欢这种方法,因为它会将所有内容重复数百万次,以考虑数据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并提供有关正在发生的情况的大量丰富信息。”
本顿教授总结道:“二叠纪末期的大规模灭绝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它极大地重置了进化。事实上,危机发生后的5000万年,三叠纪标志着陆地和海洋生命的一场革命。了解生命如何从濒临灭绝中恢复过来,然后为现代生态系统奠定基础,是宏观进化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我确信我们还没有在这里说完最后一句话!”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