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面试作弊能有多简单 我买了个外挂试了下

站长云网 2025-04-09 差评 站长云网

最近,差评君在招人时遇到个怪事——疑似碰到AI面试者。有个小伙(下称小A)投来简历,求职方向是科技编辑。我让小A写一篇试稿,关于科技巨头护城河。虽然小A文风不是很匹配,但角度还挺全面的,可以面试一波。因为我当时在国外,HR在公司,就约了线上视频面试。


面试过程中小A的表现,我都不太满意,有几个疑点↓


其实在面试时,我已经有点往 AI面试作弊这块想了,而面试结束后HR发的一条信息,让我更确定了。

HR说对面网络断了好几次。

嘶,明显的读稿感——和文章水平相矛盾的科技常识——好几次回答问题时突然断线——这个小A是不是在利用AI辅助面试?

所谓断线,不过是在掩饰AI输出答案的时间。


当然这事儿,差评君没法实锤嗷。为了不影响当事人,当中不少细节我也替换了。

大家可以当个故事听,但故事背后确实有一个不太好的趋势:

你我身边,要有越来越多的AI面试者了。

在社交媒体平台,以“AI辅助面试”为关键词搜索,就能看到面试中利用AI作弊已经成了一个现象。

有人分享面试中如何用AI帮自己回答问题,有人教你在面试中怎么作弊才不会被发现。


而另外一边——

也有HR在吐槽大家能不能别再用AI面试,大部分都能看出来;

还有面试官直接写了一篇长文《我和AI面试的攻防战》,分享如何破解AI作弊。


其实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不难猜——

市面上悄然兴起了一堆AI“辅助”面试的App。


这些App会在各大视频、社交平台上传实操视频,配上诱人的标题,来宣传自己的卖点。

什么“远程截图笔试黑科技”、“Java后端跳槽成功35K”。


差评君大概看了几款App,功能大差不差,而且有手就能用——

在面试前打开App,手机藏电脑旁就行。

此时App会一边监听语音,一边转录面试官问题,然后利用AI实时呈现答案。

你要做的,就是照着读就行。


就算是程序员技术笔试,这些App似乎也能应付过来。

直接接入一个远程截图功能,自动识别题目,答案秒出。


当然吹牛皮谁都会,于是差评君就下了一款App来测试。

你别说,功能还挺完整。

它会要求你填上工作岗位、职责和要求,然后再上传简历。这样AI能根据你的经历和优势,让答案更匹配你。


为了防止你不会用,App还有一个“模拟面试”。支持选择面试官性格、问题偏好、回答问题的长度。

开始模拟后,面试官问一句,答案就生成一句,你跟着读就行。


最后App还会让你读一段文字,添加你的声音特征。差评君猜测,这是为了区别你和面试官的声音,方便识别问题。

可能有差友看到这,有一点点心动。

但我劝你在使用前,练个两年半演技,再备50瓶速效救心丸,最后做好当韭菜的心理准备。

首先,你必须充钱才能用App“正式面试”功能。

半小时108,2小时188。


不是哥们,收钱我理解。

但人ChatGPT、Cladue都是按月算钱,一个月才120,你这2小时120,是不是夸张了点。

我要多面试2轮,大几百不是没了?

行,来都来了,今天哥们就当一把好韭菜。

差评君拉了一个同事当面试官,我负责扮演一个叫王海洋的人,准备面试算法工程师。

“正式面试”后,App最底下一行会实时识别面试官语音,接着生成问题,最后呈现答案,我只要装模作样照着念就行。


看着是还行,识别也挺准。

但问题是,延迟很严重。

正常人类沟通,一方说完话0.5秒,另一方就能回答问题了(毕竟很多话听到一大半,就知道啥意思)。

但这个面试助手的AI,需要面试官把话彻底说完,过个 0.5秒再生成问题,再过 0.5秒出答案。

等看到答案,你反应过来开始读,还得再要个 0.5秒。

所以,你回答问题时总有1.5秒~2秒的延迟,这么高的ping,大部分人都能看出来吧?


你说你可以演,可以找借口。

的确,差评君在“面试”时,为了掩饰延迟,时而“emm+托腮思考”,时而“不好意思,网卡了”……

但总不能每次这样吧。你不尬,面试官都尬。


延迟高就算了,它还有个最致命的问题:翻车。

或许是我没全照原文读,或许是声音识别不准,总之App好几次把“我的话”识别成“面试官的提问”。

我TM正读答案呢,App突然刷新答案了!


兄弟!!

本来面试就够紧张了,我还在作弊,“神器”又突然翻车。

就问那个当下谁大脑不宕机,谁CPU不烧。要是我,我也拔网线啊。

“面试”结束后,差评君问了下“面试官”啥感觉,他说:差点没绷住。

综上呢,差评君真觉得这玩意不行,靠不住。割韭菜不说,心脏病都能犯好几次。

说是这么说,但网上已经有很多活生生的AI面试作弊例子。

程序员论坛V2EX就有不少老哥遇到过这情况。大家都表示,用AI作弊太明显了。

对方回答问题时,往往都是先愣住几秒,接着突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舌灿莲花,顽石点头。

但一扩展到没有固定答案的题目,一问一个不吱声。




同样的事情,在国外也发生过。

波兰一家远程工作的公司,招人时就遇到一个“香饽饽”。

这哥们简历是无敌的,从名牌大学毕业,也在知名企业工作过,技术面试中也是第一个2小时内完成所有编程任务的人。


老板都差点发offer了,结果最终面试时,觉得这哥们背景实在有点可疑。比如他从波兰华沙理工大学毕业,但不会说波兰语,就算了。

最骚的是,2个月后那哥们用DeepFake换脸技术又来了,简历和技术依旧是乱杀。

最后咋发现的呢?老板让他把手张开,挡在自己的脸前面。

结果那个人拒绝了。


当然,这些年也确实有人用AI作弊成功了。

一个叫RoyLee的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学生,就靠自己开发的AI工具,前后拿到Amazon、CapitalOne、Meta、TikTok四家巨头的offer。

要不是他狼人自爆,估计现在都没人知道。


可能有差友看到这会说:

AI作弊确实不对,但这关我啥事,这不HR、老板操心的问题么。

那我们换个角度看:一个水平差你一大截的人,靠AI作弊,赚得比你还多,你也不答应吧。

虽说目前还是有不少HR可以看出AI面试——看应聘者的回答延迟、说话风格,问一些更细节的问题。

但我们也要考虑到 AI还在发展以及幸存者偏差——没识别出作弊的HR,也不会在网上说这些。

差评君是觉得,这样下去:

HR们迟早要被倒逼去学一些识破AI的技能,甚至面试软件也要接入AI表情判断,眼球追踪系统。


AI攻防战,不会要在职场面试里打响第一枪吧?

写文章时,差评君看到有人提出疑问:

牛马何必为难牛马。如果一个人能用AI解决所有问题,这不挺牛逼的么,不就说明他有这个能力吗?

乍一看好像没法反驳,但其实漏洞太多。


首先,真正的面试,是思想的交锋,是实力的展示,而不是比谁AI工具用得“好”。

HR想知道的是你的思想,你给的却是别人的声音——

这不是所谓的辅助,这都是灵魂外包了。

其次,AI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面试是面试,AI能帮你通过面试,并不意味着它能搞定实际工作中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用屁股决策的甲方。

你要知道:

人有“一双”眼睛还是“两双”,“大家”后面是“好”还是“坏”,这些答案不过是AI从数据库里通过计算概率,猜出的最佳选项。

猜错答案、出现幻觉、胡说八道,也是AI的常态。

这种充满不确定、不稳定的外部技能,并不能称为自己的能力,更不能把日常工作完全托付给它。

否则:

你的每一次工作,都在把AI当成许愿机,然后双手合十,如赛博修女,静静祷告出现在面前的,是正确答案。

责任编辑:站长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