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具调整后的蚊子精液具有毒性 成为控制种群繁殖的武器
由于基因改造使它们的精液变得对自己的种群具有毒性,澳大利亚的蚊子们即将经历它们一生中最糟糕的性经历。这是麦考瑞大学研究人员即将试验的一种新的蚊子种群控制方法的一部分,旨在遏制这些昆虫携带的疾病的传播。
它被称为“毒性雄性技术(TMT)”,它涉及对雄性蚊子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在精液中产生毒液蛋白,目的是在交配后不久杀死雌性蚊子。
它可以消除杀虫剂喷雾的需要,并专门针对这些有害的疾病传播物种。研究人员正在重点研究几种传播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病和黄热病的蚊子。
还有其他控制蚊子种群增长的尝试,包括昆虫不育技术和携带致死基因的昆虫(RIDL)。这些方法包括释放不育或转基因雄蚊与雌蚊交配,导致不产生后代,或产生的后代在出生后不久死亡。
这两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它们不会影响目前可以继续叮咬人类并传播疾病的蚊子,雌蚊可以存活并以血液为食数周。这正是TMT更有效的地方:它针对目前有害雌蚊,并防止它们在交配后立即叮咬人类。
TMT的目标很明确,因此其他有益物种不会受到影响——即使是以这些蚊子为食的物种也不会受到影响。这种方法也值得探索,因为蚊子对杀虫剂的抵抗力正在增强,而且这种抵抗力还会传播到不同的地方,使它们在世界各地传播疾病的能力难以抑制。
《自然》杂志发表的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SamBeach告诉《卫报》,如果该团队的计划奏效,这种方法可能会极大地影响疾病的传播。“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立即减少雌蚊种群的数量,然后希望能够真正迅速减少这些媒介传播疾病的传播,”他说。
那么我们现在处于什么进度呢?研究小组还没有在蚊子身上尝试过这种方法。然而,对果蝇进行的TMT测试表明,与与未改造的雄性交配的雌蝇相比,雌蝇的寿命缩短了37-64%。
利用计算机模型,该团队预测,将TMT应用于主要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的攻击性蚊子物种,可以将吸血率降低40%至60%。
这对遏制这些疾病的传播大有裨益。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疟疾病例数为2.63亿;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全球登革热病例数为1400万。
“我们仍需要在蚊子身上实施该技术,并进行严格的安全测试,以确保不会对人类或其他非目标物种造成风险,”麦考瑞大学副教授MaciejMaselko表示,他的实验室促进了这项概念验证研究。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