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动在电动汽车中使用国产芯片
1月2日消息,中国不仅满足于在全球电动汽车生产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还希望汽车内部的芯片同样实现“中国制造”。过去,中国汽车行业几乎完全依赖美国德州仪器(TexasInstruments)和德国英飞凌(Infineon)等海外企业供应芯片。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国产芯片的采用比例已上升至约15%,并有望进一步提升。
上周,美国针对中国使用成熟技术生产的芯片启动调查。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国防等领域。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Tai)表示,有证据显示,中国通过“广泛的反竞争及非市场手段”实现芯片自给自足。美国商务部则警告称,中国低成本、受补贴的芯片制造商可能会冲击全球市场,导致芯片价格下跌。
对此,中国毫不掩饰其推动芯片国产化的产业政策,认为掌控全球最重要消费品——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的技术,不应完全依赖市场力量。为此,中国设立国产芯片发展目标,并通过包括去年5月启动的470亿美元国家半导体基金在内的多个渠道,为国内芯片制造商提供支持。
面对年营收超过800亿美元的汽车芯片市场,外国公司正面临艰难选择:要么在中国增设生产线以满足需求,要么冒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许多企业选择前者,这对全球高效的芯片供应链带来了冲击。
德州仪器首席执行官哈维·伊兰(HavivIlan)在去年12月的投资者简报会上表示:“如果世界选择脱钩,那么企业可以为中国市场生产一套产品,为非中国市场生产另一套产品。但如果世界保持开放——这是我所期望的——我们仍能维持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
美国和欧洲也在加速推进本土半导体生产。2022年,美国通过了一项由拜登总统签署的法律,为芯片行业提供数百亿美元补贴资金。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目前生产的汽车用集成电路多为低端商品芯片,距离全面自给自足尚需数年。然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进步表明,其已经能够在过去依赖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技术上取得显著突破。
国际商业战略咨询公司创始人亨德尔·琼斯(HandelJones)表示:“低估中国的竞争力是非常愚蠢的。如果想在中国汽车市场立足,战略必须是:‘在中国设计并制造,服务中国市场’。”
由于兼具商业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半导体已成为中美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近几周来,两国在高端芯片和原材料领域实施了针锋相对的制裁措施。
中国汽车芯片的崛起并非仅依赖政府政策驱动。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市场,中国对任何电动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而言都具有巨大吸引力。
目前,传统燃油汽车通常需要700多个芯片,用于自动门、娱乐系统和刹车控制等功能。而电动汽车所需的芯片数量则是传统汽车的两倍以上。这些芯片大多基于成熟或“经典”技术制造。
研究机构高德纳(Gartner)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应用半导体占全球5300亿美元半导体市场的15%,较2020年的8%有显著增长。除了传统的美欧日厂商外,高通(Qualcomm)和英伟达(Nvidia)也纷纷进入这一市场,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
尽管美国对华出口限制通常不包括传统芯片,但中国政府仍然积极推动芯片自给自足战略。2024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买家,采购大量设备以生产这些大宗商品芯片。
本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首次公开呼吁企业避免采购美国处理器,理由是这些处理器“不安全且不可靠”。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2024年初,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主要汽车制造商每季度上报其国产芯片采购情况。
中国在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首位。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售出的2000万辆汽车中,约有一半属于这两类车型。这为本土半导体制造商创造了巨大机遇。
由政府支持的“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于2020年。2024年4月,该组织首次亮相北京车展,展示了多款国产处理器,彰显了中国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快速进步。
中国汽车制造商表示,为确保供应稳定,他们更倾向于本地采购。部分企业发现,与国内芯片设计师合作不仅响应速度快,还能更好地定制产品。这种合作方式尤为重要,因为中国汽车制造商习惯像智能手机行业一样频繁更新电动汽车产品线,而非像燃油车那样每五年左右才进行一次更新。
首批在市场中占据份额的中国芯片主要是用于控制挡风玻璃刮水器等简单部件的模拟和功率半导体(用于处理电能的主电路中的关键电子器件)。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更先进的国产半导体通过测试并获得认证,西方竞争对手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总部位于北京的地平线机器人公司是英伟达和高通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强劲对手。该公司透露,截至2024年6月,其客户数量已增至25家汽车制造商,较2021年的14家增长显著。地平线机器人公司强调,本土供应商能够“更精准地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与偏好”。
瑞银(UBS)在2023年进行的一项拆解分析显示,比亚迪热销车型海豹轿车所使用的功率半导体全部来自中国本土供应商。
2024年9月,美国AnalogDevices公司表示,尽管2023年因中国本土芯片产业崛起失去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但这一趋势在2024年趋于稳定。该公司负责投资者关系的副总裁迈克尔·卢卡雷利(MichaelLucarelli)表示:“这个市场仍在增长,但我们不确定未来它是否会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
与此同时,西方半导体公司正努力保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2023年,瑞士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与一家国有企业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专注于为汽车和工业电力领域生产芯片。而荷兰芯片制造商恩智浦(NXP)则在去年11月宣布计划实现为中国汽车制造商生产处理器的本土化。
恩智浦首席执行官库尔特·西弗斯(KurtSievers)坦言:“过去,西方汽车制造商是恩智浦的主要客户,我们为这些客户生产的芯片随后再销往中国。然而,现在市场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商在自动驾驶和电气化领域占据优势,我们开始依托它们,将它们视为主要客户,并最终将产品出口至西方市场。”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