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错家门并非孤例 DeepSeek动了谁的奶酪?

站长云网 2024-12-31 站长云网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种“幻觉”现象,很可能是训练数据受到了污染。大型语言模型(LLM)的训练过程,本质上是对海量文本数据(即“语料”)进行学习和模仿。这些语料通常来源于互联网的公开信息,涵盖新闻、文章、博客、论坛等各种文本。模型通过学习这些语料中的语言模式、逻辑结构和知识信息,进而获得生成类似文本的能力。

然而,如果在训练数据中混入了大量来自某个特定模型(例如GPT-4)的输出内容,新模型就可能学习到该模型的“说话方式”甚至“思维模式”,从而在特定情况下表现出与该模型类似的特征,产生所谓的“幻觉”。

DeepSeekV3很可能就遭遇了这种情况。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由GPT-4生成的文本内容,这些内容或许在无意间被当作“语料”收录进了DeepSeekV3的训练数据中,最终导致其出现“幻觉”。其实DeepSeek并非个例,Google的Gemini此前也曾出现过类似问题,会称自己是“问心一言”。(当然,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但我的重点不是这个,而是由训练语料,引来的一个行业问题:未来如何更好地对AI内容进行版权确定和使用。毕竟,现有的版权法难以完全适用于AI生成的内容,其“独创性”在法律上仍存争议,传统内容创造者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纽约时报》起诉OpenAI和微软等诉讼反映了这种焦虑。

别的不知道,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这样无良自媒体的“奶酪”,肯定会无声消融。

“CreatedbyHumans”

Scribd联合创始人TripAdler的新项目“CreatedbyHumans”做了一个尝试:这是一个欧美版的“视觉中国”,让创作者把内容的版权卖给各AI公司。方法类似当年Spotify解决音乐盗版问题的思路:通过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来平衡各方利益。

当然,“CreatedbyHumans”能否取得成功,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以及,该平台目前主要针对的是图书版权,而AI模型的训练数据还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的内容。如何将这个模式扩展到其他类型的内容,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CreatedbyHumans”的出现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让大家公平交易食物,而不是争夺口粮。

规则与奶酪

目前来说,AI对“语料”的使用,正处于无人监管的“旷野”;而内容作者也缺乏话语权和议价能力,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奶酪”被蚕食。

能头疼的是,对于AI版权,我们压根就没形成基本共识。AI的“学习”与人类的“借鉴”之间的边界在哪里?“语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该如何界定?AI生成内容的版权又该归属于谁?

在这场不对称的较量中,创作者岌岌可危:博弈,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站长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