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巴快船"航天器正平稳驶向木星 研究木卫二隐藏的海洋

站长云网 2024-11-30 5iter.com 站长云网

前往木星的卫星欧罗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欧罗巴号快船"(EuropaClipper)探测器正在顺利运行,并将在三个月内到达火星进行重力辅助机动。

这幅艺术家的概念图描绘的是美国宇航局的欧罗巴快船号航天器在环绕木星的轨道上运行的情景,顶部是完全展开的磁力计吊杆,雷达仪器的天线从太阳能电池阵列中伸出。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欧罗巴快船"号(EuropaClipper)搭乘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FalconHeavy)飞船发射升空,将前往木星的卫星欧罗巴,评估其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该航天器已经部署了关键仪器,并将利用火星和地球的引力辅助来加速其旅程,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抵达。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欧罗巴快船"于10月14日发射,在前往木星卫星欧罗巴的旅程中,已经距离地球近1500万英里(2400万公里)。它的两个科学仪器已经成功部署了硬件,这些硬件将在其长达十年的任务中一直保持扩展状态,包括前往木星的旅程和主要探索阶段。

飞船由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送入太空,摆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目前正以相对太阳每秒22英里(35公里)的惊人速度飞行。

欧罗巴快船是美国宇航局为行星任务开发的最大航天器。它将飞行18亿英里(约合29亿公里),于2030年抵达木星,2031年将开始一系列49次飞越,利用一套仪器收集数据,告诉科学家这颗冰冷的卫星及其内部海洋是否具备孕育生命所需的条件。

目前,任务团队从飞船上接收到的信息完全是工程数据(科学数据稍后才会出现),告诉他们硬件的运行情况。情况看起来不错。研究小组制定了一份清单,列出了飞船在深入太空时需要采取的行动。让我们一睹为快:

关键部署

发射后不久,航天器就展开了巨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其长度相当于一个篮球场。接下来是磁力计的吊杆,它从安装在航天器主体上的一个罐子中展开,延伸了整整28英尺(8.5米)。

为了确认吊杆部署一切顺利,研究小组依靠磁力计的三个传感器提供的数据。一旦航天器到达木星,这些传感器将测量木卫二周围的磁场,既能确认月球冰壳下是否存在海洋,又能告诉科学家海洋的深度和盐度。

这段动画展示了欧罗巴号快船的磁力计的吊杆是如何在航天器飞行时展开到全长28英尺(8.5米)的。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雷达部署

在磁强计之后,飞船为雷达仪器部署了几根天线。现在,四根高频天线从太阳电池阵列中横向延伸出来,看起来像两根长杆,每根长57.7英尺(17.6米)。此外,还部署了八个矩形甚高频天线,每个长9英尺(2.76米),其中两个位于两个太阳能电池阵列上。

南加州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欧罗巴号项目经理乔丹-埃文斯(JordanEvans)说:"现在是航天器上令人兴奋的时刻,我们正在完成这些关键的部署工作。"团队现在主要关注的是理解数据中那些微小而有趣的细节,这些数据有助于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航天器的行为。"

仪器检查

其余七台仪器的电源将在12月和1月期间时开时停,以便工程师检查它们的健康状况。包括可见光成像仪和气体及尘埃质谱仪在内的几台仪器将在未来三年左右的时间里一直关闭保护罩,以防止欧罗巴快船号在内太阳系期间可能受到太阳的损害。

前往火星

所有仪器和工程子系统检查完毕后,任务团队将把重点转移到火星。2025年3月1日,欧罗巴快船号将到达火星轨道,并开始环绕红色星球,利用火星引力来提高速度。(这种效果类似于向行驶中的火车扔一个球,它会以更高的速度从火车上弹向另一个方向)。任务导航员已经按计划完成了一次轨迹修正机动,使航天器进入了精确的航线。

在火星上,科学家们计划打开航天器的热成像仪,捕捉火星的多彩图像,作为一次测试操作。他们还计划收集雷达仪器的数据,以便工程师确保其运行符合预期。

2026年12月,飞船将再次执行重力辅助飞行,在完成前往木星系统的剩余漫长旅程之前,从地球附近俯冲而过。届时,磁力计将测量地球磁场,校准仪器。

关于木卫二快船的更多信息

欧罗巴号快船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项雄心勃勃的任务,旨在探索木星的卫星欧罗巴,它是孕育适合生命的条件的主要候选者。它的主要目标是研究木卫二冰壳的厚度及其与下面海洋的相互作用,分析月球的成分,并确定其地质特征。通过研究这些因素,该任务旨在评估木卫二作为地球以外宜居世界的潜力。

该任务由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管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和兰利研究中心协办。JPL领导飞行任务的开发,而APL则设计航天器的主体。马歇尔的行星任务计划办公室负责项目管理,肯尼迪航天中心的NASA发射服务计划负责发射管理。欧罗巴快船号代表了全球为推进我们对太阳系内天体生物学可能性的理解而做出的努力。

编译自/scitechdaily

责任编辑:站长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