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菊马桶、死蜘蛛机器人 今年的搞笑诺奖爱迪生看了都说好
盼望着,盼望着,北京时间今天上午6点,第33个第一届诺贝尔奖终于揭晓啦!这确实是个“山寨”诺贝尔奖的奖项,获奖者的获奖研究,常常让人乍一看噗一声笑出来,但再看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别忘了,很多搞笑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多年之后也拿到了真正的诺贝尔奖。
作为获奖者,可以获得
那么话不多说,我们来看看今年的科学家,又有什么迷惑行为吧!
公共卫生奖:监测排泄物的马桶
2020年,来自斯坦福大学的Seung-MinPark博士发布了令人震撼的“斯坦福马桶”。
这个马桶不仅可以
智能马桶,看菊花识人|ImprobableResearch
这款马桶发布后还在不停迭代升级,比如研究者还考虑在马桶圈上增加心率传感器以综合检测人体的健康指标。
以屎为鉴,可以知健康。也希望有朝一日,我们坐在马桶上思考人生时,就可以做完一套全身体检。
营养学奖:用带电的筷子增强味觉
明治大学研究者发明了一双会对舌头发送电流的筷子,它有望帮助人们
舔一舔筷子,就能增强食物咸味| 宮下研究室
这双筷子可以用微弱的电刺激增强咸味感知,电流释放过程由固定在手腕上的微型计算机控制。
测试显示,
顺便说,引领这项研究的教授宫下芳明还发明过可以舔到味道的显示屏、可以吃的光学迷彩等一系列怪东西。相比之下,带电的筷子倒是显得颇为正经了。
化学和地质奖:科学家为什么爱舔石头
虽然听起来十分奇怪,但舔石头有时确实是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们工作的一部分——获奖者扬·扎拉谢维奇(JanZalasiewicz)也在文章中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当然,鉴于部分矿石对人有毒,非专业人士可不要轻易尝试。
医学奖:数数尸体的鼻毛
斑秃患者的头发、睫毛、眉毛甚至鼻毛都可能脱落。
为了更好地评估鼻毛减少对于斑秃患者的影响,就需要知道正常情况下人应该有多少鼻毛,以及其长度。
为此,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者们进行了一项横断面研究。他们从南加州一所医学院“招募”了20具遗体(10名男性,10名女性),平均年龄在83.45岁,并收集了他们的人口统计学、死亡原因、伴随疾病等信息。
随后,研究者对受试者每个鼻孔中的鼻毛进行计数,并用卷尺在三个测量点(鼻腔上部、下部、侧面)分别测量了鼻毛的长度。结果显示,
机械工程奖:用死蜘蛛作为抓取工具
这是莱斯大学工程师的离谱发明:
蜘蛛做错了什么……|RiceUniversity(动图经过加速)
死蜘蛛能变成机械手,这得益于蜘蛛独特的运动控制方式:与人类不同,它们是通过
研究者首先把狼蛛冻死获得蜘蛛尸体,然后在它的头胸部刺入针头,让液压系统连通外界,然后再用强力胶将针眼周围密封。接下来,只要注入少量空气改变压强,就能控制死蜘蛛的腿做出伸缩运动。
研究者甚至还给这东西起了个名字叫“坏死机器人”(Necrobotics)|RiceUniversity
在性能(?)退化前,可怜的狼蛛尸体可以承受700周期的加压操作。研究者声称,这款机械手具有抓握轻柔、可生物降解、容易在自然环境中伪装等优点(??)。
心理学奖:路人抬头望,你也跟着望?
如果看见路人抬头看,你也会顺着ta的目光一起看吗?
研究者在纽约繁忙街头,预先设置不同规模(1、2、3、5、10和15人)的看热闹群体,站在街上,盯着街对面大楼的一扇窗户。然后观察当人数规模不同时,真路人加入的行为有没有变化(真是一个经典又无聊的热闹)。
结果发现,
物理奖:凤尾鱼“啪啪”堪比风暴
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混合,能量哪来的?大部分由风、潮汐推动,但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凤尾鱼强烈的“啪啪啪”也能!
2018年夏,研究团队在伊比利亚半岛西北海岸,连续15天测量沿海湍流强度。他们发现,每天黄昏到黎明,即便没啥风浪,声波探测仪信号也非常强烈,于是放下小渔网,发现上来的全是鱼卵,原来凤尾鱼们每晚都来这里孵卵、受精。
一直以来,生物搅动的湍流被认为就像是用“一根针去搅蛋黄酱”,促成海水混合的效率并不高。但这次发现显示,
传播学奖:样啥是脑大人的话说着倒
研究者请来两位倒着说话的专家。
1号专家在14岁时觉醒倒着说话的能力,他会把每个单词的字母重新排列,再念出来,比如香蕉“banana”,他会念成“ananab”。2号专家在8岁学会了倒着说话,他经常在生活中倒着说话,但他从来没有有意识练习过。
这两人的大脑确实都有特殊之处:1号的海马
所以,人有特异功能,首先考虑大脑不正常。
文学奖:重复多少次,才会不认识这字?
一个字重复太多次,是不是就不认识这个字了?那要重复多少次呢?
答案是
研究人员让120个被试一直不停写“the”这个单词,最多写60次,一旦感觉到这个词怪怪的,就立即停下。结果其中有66人(55.0%)出现了奇怪的感觉——他们平均写到27.7次就开始不认识“the”这个词了,根据他们的描述,写到最后,自己“好像失去了对手的控制”和“忘了这词长啥样”。
另外实验结果还表明,
教育奖:系统研究了师生的无聊情绪
就真的很无聊,别看了。
典礼在有名的结语中结束:
GoodbyeGoodbye.
不会Goodbye的,明年、后年,以后很多年,我们都会再见,看看可爱的科学家们又搞出了什么幺蛾子,以及多少幺蛾子真正变成了诺贝尔奖。
踩一下[0]
顶一下[0]